《金剛經》論述

2024051319:28
 

《金剛經》論述

《金剛經》論述

  《金剛經》第一說:修行在生活

  ~前言~

  《金剛經》助人明心見性,不論修習何種法門,要能有所成就,必得契入其中境界。緣於根基與修為的差別,對於《金剛經》有著多樣的見解。自忖根鈍見拙,仍以至誠分享學習《金剛經》的所聞、所思、所修,期盼前輩大家包容、指導,更盼十方大德一同分享,讓更多人霑享《金剛經》的智慧力量。

  《金剛經》第一說:「修行在生活」

  首先來看《金剛經》的起頭:「世尊食時,著衣持入舍衛大城乞食;於其城中次第乞已,還至本處;飯食訖收衣,洗足已敷座而坐。」著衣、乞食、收衣缽、洗足,簡簡單單,平平常常,而不凡之處就在這平凡的幾句話。很多人談到修行就會想到玄之又玄,要嘛閉關、要嘛遁隱,世尊開宗明義就告訴我們:「修行就在生活!」

  有人說:「我喜歡參加法會,感受莊嚴殊勝的氛圍。」有人說:「我喜歡跑寺參禪,學習沉澱混濁的心靈。」這些當然都是很有意義的活動,不過進了道場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出了道場又變回滿心煩惱,要是真的遇到境緣考驗,能有把握不起二心、不動妄念嗎?

  唐朝百丈懷海禪師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,在領眾修行的同時,仍然親自勞動,勤苦工作,就算細瑣的生活事務也不假手他人,如此「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」說得正是:「修行就在生活!」不管一舉一動,或是一呼一吸,都要提醒自己把握時間,不可放逸,這樣才能有成就。

  祖師大德除了揭示「生活修行,修行生活」的大義,同時提供了修行的方法。比如《普賢十大誓願》:

  一者禮敬諸佛。二者稱讚如來。

  三者廣修供養。四者懺悔業障。

  五者隨喜功德。六者請轉法輪。

  七者請佛住世。八者常隨佛學。

  九者恆順眾生。十者普皆回向。

  又如《六祖壇經》:

  心平何勞持戒。行直何用修禪。

  恩則孝養父母。義則上下相憐。

  讓則尊卑和睦。忍則眾惡無諠。

  若能鑽木出火。淤泥定生紅蓮。

  苦口的是良藥。逆耳必是忠言。

  改過必生智慧。護短心內非賢。

  日用常行饒益。成道非由施錢。

  菩提只向心覓。何勞向外求玄。

  聽說依此修行。西方只在目前。

  很多人在下定修行的決心之後,遇到最大的障礙就是不知道該聽誰的,因為各宗各派都說跟著自己學是最棒最好的。今天聽張三,明天聽李四,大家都知道要追隨明師,可是哪裡曉得誰是真明師?誰是假明師?可憐有不少人就在東追西隨間耗去寶貴時間,最終一無所成。

  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向經典學習、向祖師學習,誠如上引《普賢十大誓願》、《六祖壇經》二例,就是明明白白告訴大眾:從生活中觀照,從生活中調整,從生活中提升修行就在生活。這也是《金剛經》的首要大義!

  《金剛經》第二說:生活在持戒

  在修行的歷程中,許多人都會臆想:如果修出成就了,那麼生活會有什麼改變呢?答案就在《金剛經》的起頭:

  「世尊食時,著衣持入舍衛大城乞食;於其城中次第乞已,還至本處;飯食訖收衣,洗足已敷座而坐。」

  舉凡著衣、乞食、收衣、洗足等生活事務,已證悟的世尊與待證悟的大眾同樣依循應有的規矩過平常的生活,簡單來說:「生活要持戒,持戒過生活。」當年世尊入涅之前,阿難問曰:「佛在世時,我們以佛為師,佛滅度後,大眾以何為師呢?」佛言:「以戒為師。」此外,修行六度中,持戒也是不可或缺的資糧,可知「持戒」是非常重要的。或許有人會問:修行求得是自在,怎麼修到最後還是處處「受限」,有修反而不如不修!其實戒律不是枷鎖,也不是牢籠,要求得真自在,還真得好好持戒才行。就拿最根本的「五戒」來說好了,五戒指的是「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」。犯了任何一個,都將帶來遺憾的結果,更何況犯了其一,很可能引發連鎖效應,最終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!

  譬如某甲飲酒過量,一時喪失理智,興起了偷盜之心,在行竊的過程中又貪愛受害者的美色,而有邪淫之念,為惡過程遭遇受害者的奮力抵抗,終而惱羞成怒殺害了受害者。因為不懂戒律,不願持戒,結果一下犯了酒戒、偷盜、邪淫與殺業,所以「持戒」能不重要嗎?相對而言,能持戒的人深知因果不昧,所以懂得有所節制,不單保全了自己的清淨,也讓周圍的人活得快樂,這樣的人我和諧才是活得自在!

  有個實例故事是這樣的:民國十七年間,湖南南嶽祝聖寺的老和尚,為在家信眾授五戒。有個小偷看到大家報名受戒,也想參加,但又沒把握受持五戒,所以就只受了妄語戒。就在受戒的當天晚上,有十來個軍人,擔了餉銀,夜住村莊一宿。小偷與他的同夥計劃偷取餉銀,途中遇到他的叔父,問道:「去那裡?」受了不妄語戒的小偷,不敢說謊話,也不敢說實話,便支支吾吾答不出話來。叔父見到這種情形,知道準沒好事,大聲呵斥:「跟我回去!」小偷就跟隨叔父回家。他的伙伴仍依計偷餉銀,結果被軍人抓到,全部槍斃。這個小偷,就因為受持一條不妄語戒,撿回了一條命。

  持戒有利無弊,戒律的精神存在日常之中,譬如:學生遵守校規、大眾遵守法律、考試遵守試場規則、行車遵守交通法規……這些規範讓個人免於惹禍上身,同時維繫著社會的穩定與和諧。較之世間法的規範層次,佛法的持戒有著更積極的意義「因戒得定,因定生慧」。

  持戒的起始點在於提起正念,降伏惡念。善慢慢增加了,惡漸漸減少了,接著行善不思善,止惡也不思惡,心中捨去執著、分別與妄想。心,靜了,也淨了,遇上什麼境界都能清楚明白,不再隨欲牽引,於是智慧就生起了,看清事實真相,當然不再迷惑,漸而跳出輪迴糾葛,從此身心安住,這才是真正的解脫,真正的自在。

  《金剛經》第三說:成就,不假外求

  《金剛經》開宗明義:修行在生活,生活應持戒。接下來的疑問是:努力修行了,專心持戒了,要真有些成就,那成就從何而來?

  許多人喜歡「走捷徑」,爭相尋求「大師」加持、灌頂,最好「大師」一摸頭,馬上就頓悟。即如精舍文章〈詐騙集團〉:昨天晚上有去參加他們的見證會,是我妹妹一直叫我去,於是我就去了。我妹妹加入約二個月,她說加入後,只要依教奉行四件事,師父無條件承擔弟子的所有業力業障及因果……這樣好像不太可能,就算師父是在世佛,他為什麼要這樣做?又為什麼其祂的佛菩薩做不到這樣,其祂的佛菩薩頂多只能教我們怎麼了解因果業力,也沒有幫信男信女承擔業力……他們不須持戒,不須吃素,不須念經,業力業障因果都交給師父。

  試想:如果這就是修行,世尊何需開經轉法輪?再則,上網搜尋此類大師的相關資訊,和經典所言多有違背,怎麼可能是修行正法!當年世尊殷殷勸勉:「依法不依人。」想必料及邪說易惑人心,誘人入魔。可惜多數人不肯老實修行,妄想一步成佛作祖,說來不是「大師」強過世尊,而是正念提不起,邪知滿天飛。修行的正念就是要相信「成就,不假外求。」我們常見二、三歲的小朋友看到路旁垂死的小動物,心生不忍而哭成淚人兒,沒有人教這些小朋友,為何他們能夠生起慈悲心?可見良善的性德是與生俱來的。再往後看,有些小朋友長大之後,會有攻擊、虐待小動物的行為,追究原因多是仿效大人或影視內容,所以人會有不善的想法或行為,就在於後天的染污矇蔽了本來的清淨。修行,就是從自我做起,藉由斷惡修善恢復清淨的身心,就像六祖惠能所說:

  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;何期自性,本不生滅;

  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;

  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。」

  自性是清淨的,自性是本具的,一旦找回本來的面目,就能轉迷為悟,這就是修行的成就!

  以下列出《金剛經》所舉「成就,不假外求」的例子:

  佛告須菩提:「於意云何?如來昔在燃燈佛所,於法有所得不?」「不也,世尊!如來在燃燈佛所,於法實無所得。」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於燃燈佛所,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?」「不也。世尊!如我解佛所說義,佛於燃燈佛所,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佛言:「如是!如是!須菩提!實無有法,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若有法,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:『汝於來世當得作佛,號釋迦牟尼。』以『實無有法』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,作是言:『汝於來世當得作佛,號釋迦牟尼。』須菩提!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乃至無有少法可得,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  「於法無所得」、「以實無有法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意思是什麼?「無所得」、「無有得」說得就是「本來如此,不生不滅,不增不減」,所以要相信自己的無限可能,不要妄求別人能幫自己修行。

  宋代茶陵郁和尚講得淺顯:

  「我有明珠一顆,久被塵勞封鎖,而今塵盡光生,照破山河萬朵。」

  即如佛示:人人皆有佛性。自修自得,他修他得,他人吃再多飯,填飽的也不可能是自己的肚子!

  修行,別無他徑: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。

  成就,不假外求:轉迷為悟,般若自現。

  《金剛經》第四說:佛法,來自尊師

  修行在生活。

  生活要持戒。

  成就,不假外求。

  常言:「生佛不二。」佛是已悟之眾生,眾生是待悟之佛。更淺白地說,如果佛是圓滿無瑕的玉璧,那麼眾生就是尚待琢磨的璞石!所以,璞石經過琢磨能成美玉,眾生經過修行始得成佛。問題是:如何琢磨?如何修行?如果不得其道,那麼再美的潛質終歸可惜,甚至是磨磚作鏡,白忙一場。

  《金剛經》:「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,涕淚悲泣。」教人一則讚嘆佛法的殊勝,一則讚嘆須菩提尊者親聞說法的福分。凡事絕無偶然,我們可以看看須菩提尊者怎麼做得:

  「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,即從座起,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,合掌恭敬。」偏袒右肩表示「不違背師長」;右膝著地表示「不違背正法」;合掌恭敬是「對師長的至誠至敬」,如此勝緣確實來自「尊師」!

  修一切法,莫非如此!唯有尊師、敬師,才有可能得到明師指引,也才有機會有所成就,否則盲修瞎鍊,恐怕難有所成。

  二祖慧可本已遍學大、小乘法義,後來遇到達摩祖師,明瞭得到祖師的教導,才能讓自己真正悟道。所以他為了拜師,整個晚上都站在雪中,就算積雪已經到了膝蓋,他也沒有絲毫動搖。甚至為了表明求法的決心,更是引刀斷臂,終於感動達摩祖師,最後承襲祖師衣,成為佛門龍象。

  《華嚴經》記有〈善財童子五十三參〉一事,說明善財童子為了成佛,接連請益:

  德雲比丘、海雲比丘、善住比丘、彌伽、解脫長者、海幢比丘、休捨優婆夷、毘目瞿沙仙人、勝熱婆羅門、慈行童女、善見比丘、自在主童子、具足優婆夷、明智居士、法寶髻長者、普眼長者、無厭足王、大光王、不動優婆夷、遍行外道、優缽羅華長者、婆施羅船師、無上勝長者、師子頻申比丘尼、婆須蜜多女、善度居士、觀自在菩薩、正趣菩薩、大天神、安住地神、婆珊婆演底夜神、普德淨光夜神、善目觀察眾生夜神、普救眾生妙德夜神、寂靜音海夜神、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、開敷一切樹華夜神、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、妙德圓滿神、瞿波女、摩耶夫人、天主光天女、遍友童子、眾藝童子、賢勝優婆夷、堅固解脫長者、妙月長者、無勝軍長者、最寂靜婆羅門、德生童子、有德童女、彌勒菩薩、文殊師利菩薩、普賢菩薩。等諸位大德菩薩。

  這二個故事明白告訴我們:「學佛,不能閉門造車,一定要懂得尊敬師長、請益師長。」

  《華嚴經》云:「佛法無人說,雖慧莫能了,譬如暗中寶,無燈不可見。」我們無緣親聞佛的教導,所以需要仰仗明師指引,才能探得佛法的妙義!

  「誰是明師?」

  即以「佛經」作為判別依據,凡是所言、所教合乎經典所載,則可親近就學。

  「如何尊師?」

  除了禮敬、崇拜之外,更重要的是時時銘記把師長的教誨,並勉力落實於生活處處!

  把佛當作指引人生的師長,把菩薩大眾當作互相學習的同學,能夠尊師,就能重道,師、道俱尊,是為佛法!

  《金剛經》第五說:金剛心,慈悲心

  持戒的生活就是修行。

  本具的清淨就是成就。

  學佛的根本就是尊師。

  《金剛經》教導大眾提起堅如金剛的「真心」!

  「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云何應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

  「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應如是住。如是降伏其心。」

  「善」就是能夠嚴持戒律,不犯戒者何為不善。

  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即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也就是「本具的清淨」。

  應住何心?應住真心。

  降伏何心?降伏妄心。

  如何住真伏妄?《金剛經》明言:

  「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濕生、若化生,若有色、若無色,若有想、若無想,若非有想非無想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;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」「善男子、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,當生如是心:『我應滅度一切眾生;滅度一切眾生已,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』,何以故?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則非菩薩。」「是法平等無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以『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』修一切善法,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
  可知「金剛心」即「慈悲心」:「慈」者「與樂」,引導大眾獲得喜樂;「悲」者「拔苦」,幫助大眾出離苦痛。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正是學佛人應有的胸懷。更淺白地說,慈悲就是「利益大眾」的大心。

  安住慈悲並非易事,分享二個想法如下:

  「共益想」:

  今天我幫助別人,明天別人幫助我;此刻我幫助一百個人,彼刻可能有一百個人幫助我,所以助人也是自助。人人利益眾生,何處沒有喜樂!何時不感溫馨!

  「一體觀」:

  這個世界就像一個人體,每一位眾生都是生長其中的細胞。所有細胞如果都能健健康康,那麼人體的運作自然平順。反之,要是有顆細胞生變,可能環環相扣,引發不可彌補的遺憾。

  長養慈悲是人生必需的功課。「地獄未空誓不成佛,眾生渡盡方證菩提」的大願地藏王菩薩正是慈悲的典範,我們看看地藏王菩薩的發心多麼慈悲:「願我盡未來劫,應有罪苦眾生,廣設方便,使令解脫。」「我所分身,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,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,每一身渡百千萬億人,令歸敬三寶,永離生死,至涅槃樂。」「發願永渡罪苦眾生,未願成佛者,即地藏菩薩是。」「卻後百千萬億劫中,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,誓願救拔,令離地獄惡趣、畜生、餓鬼等,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,我然後方成正覺。」「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,所發誓願劫數,如千百億恆河沙。」心心念念都是利益大眾,時時刻刻都在接引大眾,這是無上的慈悲哪!

  五代十國時期的永明延壽大師同樣具有宏大的慈悲心。大師在沒有出家之前,是掌管稅務的官吏,常常把國庫裡面的錢拿出來放生,最後被人發現判處死刑。大師面不改色,甚至認為一己之命換得千千萬萬的命,實在值得!國王深憫其心,於是免除死刑,更護持大師成為一代國師。

  「慈悲」除了能成就個人,恢復本具清淨;同時也能幫助大眾,讓世界更加祥和,確為自利利他的成佛根基。

  《金剛經》第六說:金剛行應無所住

  學佛之徑為:信、解、行、證。能循徑而往,才是「真」信佛!「真」學佛!什

  麼是「真」信佛?什麼是「真」學佛?

  第一、一心以佛為師,全無懷疑。

  第二、真誠理解經義,學佛知見。

  第三、將所聞、所思、所修如實行於生活。

  那麼如何是「金剛行」?如何讓《金剛經》成為生活的一部分?

  「菩薩於法應『無所住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,不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布施。須菩提!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。」

  「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生清淨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」

  「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,如人入暗則無所見;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,日光明照見種種色。」

  直截而言,就是四個字「應無所住」。

  「應」有指導、勸勉之義,顯現佛教化大眾的慈悲與期盼。「住」就是「執」,就是「看不破、想不開、放不下」。所以「應無所住」用現代話來說就是「不要執著」。

  「執著」是痛苦的根源,而且執得愈深,痛得也愈深!財色名食睡,世人多愛之,古往今來傷了多少性命、壞了多少家庭?縱使一生享用不盡,待得眼睛一閉,又有何人曾經帶走?回頭想想:世人所愛、所貪、所執,不但不樂,而且苦得徹底啊。

  再說父子天倫、夫妻恩愛、知交之情也是世人殷殷所盼。種善因、聚善緣、建立幸福家庭,當然值得羨慕與鼓勵。可是,總有不得不說再見的一刻,最終愛得愈重,哭得愈慘,終歸還是一個「苦」字。只有看破了、想開了、放下了,不再執著了,才能掙開煩惱的枷鎖,也才有機會得到真正的解脫與自在。

  周利槃陀伽尊者生性愚鈍,怎麼教都學不會,最後佛陀教他只要銘記「掃塵除垢」這四個字。於是尊者時時刻刻都提醒自己「掃塵除垢」,久而久之,塵垢掃盡了,什麼都不掛心了,最後連「掃塵除垢」四字也都放下了,結果心無所住,智慧於是生起。

  又如當代高僧淨空法師常舉的例子:民初,諦閑法師有一位徒弟,在出家前是一位補碗碟的「鍋漏匠」,因為體認世間是苦,所以決定四十多歲才出家。鍋漏匠沒有讀書,也不識字,於是法師教他專念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此後鍋漏匠一心念佛,經過三年的時間,到得一切放下的境界,然後往生極樂。可知「無所住」,就能「無所礙」。不過對多數人而言,這門功課確實「知易行難」,要有頓悟頓醒的勇氣與決心不大容易,至少也要提醒自己漸漸放下,就如尊者與鍋漏匠一般,能夠堅持精進,就能破障除迷。

  要能「應無所住」,可以從二個角度設想:

  「深信因果」:

  如是因,如是果。不管吉祥禍福恩怨情仇,皆有遠源近因,強求不來,強去不得。真明白了,就不惱了。

  「隨順因緣」:

  既知因果不昧,就好好對待生活的每個遭遇:處順境,不貪愛;處逆境,不怨懟。處善處惡都隨順,則如〈心經〉所言:「心無罣礙。無罣礙故。無有恐怖。遠離顛倒夢想。究竟涅槃。」

  應無所住,放下執著!看得破,想得開,放得下,就是金剛行!

  《金剛經》第七說:無私利眾,去障成佛

  金剛心是慈悲心。

  金剛行是應無所住。

  可知覺悟關鍵繫乎一「心」。

  「真」心無礙,轉迷為悟,明心見性,佛果可期;

  「妄」心成障,執迷難悟,煩惱重重,苦轉不已。

  當代高僧淨空法師將妄心略分「妄想」、「分別」、「執著」三類。《金剛經》的大義即在掃除妄心,去障成佛:

  「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則非菩薩。」

  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。」

  「眾生若心取相,則為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;若取法相,即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;何以故?若取非法相,即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是故不應取法,不應取非法;以是義故,如來常說:『汝等比丘!知我說法如筏喻者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?』」

  「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;何以故?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、不可說。」

  「須陀洹名為入流;而無所入,不入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是名須陀洹。」

  「斯陀含名一往來,而實無往來,是名斯陀含。」

  「阿那含名為不來,而實無來,是故名阿那含。」

  「若阿羅漢作是念:『我得阿羅漢道』,即為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」

  「我若作是念:『我得阿羅漢道』;世尊則不說『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』。以須菩提實無所行,而名『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』。」

  「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」

  「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,我於爾時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;何以故?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,若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應生嗔恨。」

  「菩薩應離一切相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;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生無所住心;若心有住,則為非住;是故佛說『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。』」

  「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。」

  「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,日光明照見種種色。」

  「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,如來說名真是菩薩。」

  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」

  「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;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則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」

  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

  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,於法不說斷滅相。」

  「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,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。」

  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

  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就是教導我們不要有妄想;「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」就是教導我們不要有分別;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就是教導我們不要有執著。少一分妄心,多一分真心,這也是修行路上最重要也最不簡單的功課。

  要長持去妄存真的信念,最好的方法就是發下無私利眾的大心。如果心心念念都是為了大眾的利益,沒有半絲半毫謀求一己的好處,哪裡會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?

  昔時,佛陀還是修忍辱的修行者,歌利王故意施以凌遲,考驗佛陀的修行功夫。雖然一片肉一片肉被割下了,佛陀還是沒有一絲怨念,甚至還發願「如果成佛,第一個先渡歌利王。」如此忍辱!如此慈悲!教人十足讚嘆!

  佛陀怎麼做到的?如果稍生一點點妄心,不只壞了自己的修行,更別說有機會渡化歌利王了。原因無他,就是因為佛陀真真切切做到了「無私利眾」!

  一心利眾,就能無私;無私就能化解分別;沒有分別就能放下執著;沒有分別、執著,就能泯除妄想。妄心消除了,真心湧現了,真心就無礙,無礙便成佛。

  「無私利眾,去障成佛」這是《金剛經》的大義,也是所有修行者恆久堅持的精進資糧。

  《金剛經》第八說:不執文字的智慧與考驗

  有很多人讀《金剛經》的理由和有很多人不讀《金剛經》的理由是一樣的:「妙不可言的文字安排:非~,是名~」

  列舉如下:

  「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,是名莊嚴。」

  「佛說非身是名大身。」

  「佛說般若波羅蜜,則非般若波羅蜜。」

  「諸微塵,如來說『非微塵是名微塵』。如來說『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』。」

  「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,是名三十二相。」

  「是實相者則是非相,是故如來說名實相。」

  「如來說第一波羅蜜,非第一波羅蜜,是名第一波羅蜜。須菩提!忍辱波羅蜜,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,是名忍辱波羅蜜。」

  「如來說『一切諸相即是非相,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』。」

  「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,是故名一切法。」

  「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,是名大身。」

  「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,是名莊嚴。」

  「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,是名為心。」

  「如來說具足色身,即非具足色身,是名具足色身。」

  「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,是名諸相具足。」

  「說法者,無法可說是名說法。」

  「眾生眾生者,如來說非眾生,是名眾生。」

  「所言善法者,如來說非善法,是名善法。」

  「凡夫者,如來說則非凡夫。」

  「佛說微塵眾,即非微塵眾,是名微塵眾。世尊!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,則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何以故?若世界實有,則是一合相;如來說一合相,則非一合相,是名一合相。」

  「世尊說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即非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是名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。」

  「所言法相者,如來說即非法相,是名法相。」

  如果讀《金剛經》只是研究文字的邏輯,卻不學習其中真義,那是非常可惜的;如果不讀《金剛經》只是因為覺得饒舌,同樣非常可惜。

  其實世尊如此說法,有著很大的慈悲。多數人在生活中往往習慣「有」或「沒有」,最後不知不覺就落入「執著」的迷障了,其實執於「有」或執於「沒有」都不是正確的。

  為什麼?因為「無常」。

  有句話說得好:「世界上唯一『不變』的真理就是『變』」。比如說桌上擺了個杯子,這一刻可能裝滿了水,下一刻也許什麼都沒有;或者現在裝得是蘋果汁,待會盛得是熱咖啡。那麼杯子裡到底是「有」?還是「沒有」?

  為什麼「無常」?因為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」。

  曾經聽過這麼個比喻:人生是一段經過許多車站的旅程。每到一個站就有人走進你的生命,同時也有人離開你的生命。你從來不知道誰會走進自己的生命,因為這段相聚之緣可能結於五百年之前;也無從得知誰會在何時離開自己的生命,因為每一次相聚各有緣深緣淺。

  「聚散有時,人生無常」這就是世間的真相,執著又有甚麼用?所以《金剛經》教我們通通放下,這些「非~,是名~」的語句安排正啟示著「不執文字的真實智慧」。

  「是實相者則是非相,是故如來說名實相」說明:實相就是本來具足的清淨,只有不執著世間的花花表相,才能恢復本具的清淨。

  「世尊說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即非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是名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」說明:心不動念就沒有分別,為了分別而動了心,反而會落入分別相。

  「所言法相者,如來說即非法相,是名法相」說明:諸法萬相都是因緣和合,大眾應有此認識,隨時保持內在清淨,不隨表相浮沉。

  由上引數例可知世尊演說《金剛經》就是為了讓大眾明瞭世間的真相就是「無常」,如何在變動不居的世界精進提升亦是《金剛經》的核心意義。簡單來說,可以歸為八字:

  「內不動念,外圓諸緣」

  「內不動念」:保持本具清淨,不因外在境界生起妄心。不起妄心,即保真心,就能恢復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的佛性。

  「外圓諸緣」:各種遭遇皆有因緣,善緣也好,惡緣也罷,提醒自己常養「慈悲心」,念念無私利眾,讓每一段緣分都能終於圓滿。

  「修行」不是坐談而已,而是能平和地面對生活的各種境遇,窮通好壞都不會影響內在的安定,接著學習以積極、正向的方式對待所有人事物。就如一泓淨水,雲來有影,雲去無痕,凡事清清楚楚,沒有絲毫罣礙。這就是《金剛經》的精神,也是「明心見性」的要義。

  《金剛經》法句探索

  「世尊!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應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

  沒有目標,就無法前進!

  學佛亦然,如果不明白為什麼學佛?學佛又是為了什麼?最後可能東奔西走,徒勞無功。

  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漢譯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簡單來說就是「清淨自性」。清淨自性不是向誰求來的,也不是誰給得起的,而是每個人本來就有的,可惜受到層層染污,讓大眾把假的當真了,又把真苦當成享樂。

  學佛的目標就是「恢復清淨自性」。去了一分染污,就多了一分清淨;清淨的心就是沒有妄念的真心,即便身處濁泥,依舊是不染纖塵的白蓮。白蓮清淨自無瑕,更綻清香與世人。

  為什麼學佛?恢復清淨,邁向成佛之道。

  學佛為什麼?找回自我,幫助大眾解脫。

  真要學佛,其實不難,就先從當個「善人」做起。學佛人要先做好的就是〈淨業三福〉:

  第一條、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。

  第二條、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。

  第三條、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。

  更簡單地就是時時記住:發好心、說好話、做好事。

  「應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

  應住的是真心,降伏的是妄心。真心出來了,妄心就下去了;妄心下去了,真心就出來了,二者並輔並進,一揚一抑,漸漸道長魔消,清淨自然現前。

  「應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正是《金剛經》所要教導大眾的「成佛之道」,更是所有學佛人無時無刻應該惕警的!

  《金剛經》法句探索

  「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: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濕生、若化生,若有色、若無色,若有想、若無想、若非有想非無想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;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;何以故?須菩提!若菩薩有『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』即非菩薩。」「降妄顯真」是成佛之路,發心不容易,持恆更不簡單。誠如「四弘誓願」所示:「眾生無邊誓願渡。煩惱無盡誓願斷。法門無量誓願學。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想要徹底降伏妄心,常住真心,就要勇敢持誓:「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」。自己精進,才有渡眾資糧;無私利眾,才是真正慈悲。我們知道自己迷了,所以努力化迷為悟;看到別人迷了,也該伸出援手,導引迷途返正,大家都能覺悟了,都願意生起「自渡渡他」的大心,就是真學佛,就真有機會成佛。

  何謂「無餘涅槃」?何謂「滅度」?

  「無餘」就是「沒有煩惱習氣」。「涅槃」就是「圓滿清淨」。「滅」諸煩惱,「度」脫生死,除一切障,成一切德。所以「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」就是幫助眾生「恢復本來清淨,成就無上佛道」。

  如何「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」?

  誠勸眾生信佛,除障積德,清淨成佛。

  誠勸眾生學佛,拔眾生苦,與眾生樂。

  誠勸眾生行佛,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

  誠勸眾生明瞭「因果不昧」、「隨順因緣」,不為世間萬相迷惑。

  誠勸眾生勉力「親近明師」、「勤讀經典」,精進不懈修福修慧。

  殷殷勸說,無怨無尤,多一佛種,少一凡夫。渡人出迷,莫大功德。

  何謂「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」?

  六祖慧能: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,何期自性本不生滅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。」眾生萬類,佛性則一,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,佛是已悟眾生,眾生是待悟之佛。覺悟了,不迷了,一切等無分別,哪裡還有眾生呢?

  再者,欲成佛果,必修六度萬行。六度以布施為先,「布施」即「協助眾生離苦得樂」,根本目的則為──「引入成佛」。最為殊勝的布施就是做到「三輪體空」:施空、受空、施物空。更白話地說:不要執著誰布施、不要執著布施誰、不要執著以何布施。不要執著,就能放下,放下就沒有煩惱。所以布施一定要保持清淨心,絕不貪想又渡了誰?又渡了幾個人?因為一念生貪,眾魔紛至!

  「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」這二句話就是啟示大眾:

  眾生皆是佛,生佛本不二,一迷一覺悟,佛成眾生滅。

  修行在於「無私渡眾」,無有絲毫驕慢之心,否則福德雖在,心已染污,離成佛之道恐將漸行漸遠。

  「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」

  菩薩自覺覺他,無私利眾,持善布施,無不能捨。捨去名聞利養,亦捨去貪嗔痴迷,能捨、願捨,最終捨去執著。不再執著,就無妄想、分別,所謂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等世間萬相全都捨盡無餘。了無罣礙,清淨現前,是為菩薩修行之大義。

  《金剛經》法句探索

  「菩薩於法應『無所住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,不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布施。須菩提!菩薩應如是布施,不住於相;何以故?若菩薩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」

  成佛大道離相布施

  「布施」是六度萬行的總要,也是修行成就的資糧。布施可略分為三:

  財施:布施生活資源,利益眾生免飢寒苦。

  法施:布施生命智慧,利益眾生轉迷為悟。

  無畏施:布施正向能量,利益眾生無有恐怖。

  於外,布施解眾生之苦,與眾生喜樂。

  於內,布施化貪愛之心,去執著之迷。

  最圓滿的布施莫過於「離相布施」,不執著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等世間萬相,心中沒有半絲牽掛施空、受空、施物空。「完完全全都是出自真誠,實實在在沒有半點妄求」,這就是菩薩的廣大心量,這就是佛教導大眾的正知正見。

  布施如是,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亦是,無量諸善亦復如是。

  「福德不可思量」的慈悲與深意

  布施是福田種子,成佛根源。布施愈真誠,心量愈寬廣,福報就愈殊勝。

  世尊開示:「若菩薩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」,有其無盡慈悲與深意。

  因果不昧,不執善惡

  布施得福:財布施得財富,法布施得聰明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。大心菩薩行布施以修清淨,未曾計較回報。不過對於未發心或初發心的大眾來說,持善布施多少是為了求得福報。雖然「有所求」就「有所障」,不過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所以世尊苦心勸說行善得福,因為這是接引眾生的第一步。

  種惡因,得惡報,苦不堪忍,不勞多言;

  種善因,得善報,雖是美事,尤須謹慎。

  為什麼?因為「逸豫足以亡身」!受用福報,順心如意,較之身陷逆境,更易迷不自知,而有失足之恨,甚至積久功果旦夕瓦解!

  業報有時,流轉無窮,執善執惡,究竟皆苦。六祖常言:「不思善,不思惡。」正是啟示大眾:「布施利眾生,善惡自隨緣。心淨莫思量,是為真修行。」

  著相有漏,離相清淨

  著相布施,有求可應,報盡有時,或生貪愛,得不償失;離相布施,不生他念,去執清淨,福慧俱長,不可思量。

  遇事隨緣,無事掛心

  《金剛經》教導「不住於相」的大智慧,「相」就是「世間種種現象」。以福德而言:貪求福德,不好,因為福來福去皆是緣,想要緊抓不放,無異抽刀斷流,只是白忙一場;否認福德,也不好,因為因果分明,行善自然得福,刻意遮眼不看,同樣落於偏執。

  世事是相,福德亦是相。真正做到「不住於相」,就是「遇事隨緣,無事掛心」,只管做該做得,走該走得,不明白怎麼走,多讀經、多親近善知識,智慧自然現前,路就不會走偏。

  福來了,就安心領受,以惜福之心繼續為眾生造更多的福,如此乾乾淨淨、自自在在,不單福德受用不盡,更能慢慢找回本來的清淨!

  《金剛經》法句探索

  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。」

  釋「虛妄」

  虛則不實,妄則不真。

  「虛妄」是「不真實」,不是「沒有」,也不是「0」。隨緣生滅,並非恆常,故名「虛妄」。

  譬如:一塊黃金,可以製成金佛像、金戒指、金茶杯、金項鍊……,不論製成何種形式,都有改變再製的一刻。現在的金戒指,未來可能成了金項鍊;現在的金項鍊,過去也許是只金茶杯。

  不變的唯有本質金。

  會變的則是各式各樣的形式,既然隨時而變,哪有真實可言?不過虛妄,執著何益!

  昔者,寒山大士遊化人間,看見一戶人家大開婚宴,座上賓客歡歡喜喜,只有大士哭哭啼啼。人問其故,大士才占出一詩:

  六道輪迴苦,孫子娶祖母;

  牛羊為上座,六親鍋內煮。

  女食母之肉,子打父皮鼓。

  顛倒出輪迴,不食眾生肉。

  足見大眾迷於虛妄,多行顛倒,令人感嘆!

  釋「見諸相非相」

  見諸相

  人的痛苦、迷惑皆源於「執著」。

  執著「有」,就會被五欲六塵緊縛,心隨境轉,無有安定,就像踩滾輪的黃金鼠胡踩亂踏,不過瞎忙一場;執著「無」,就如枯葉朽木,看似心如止水,實則毫無生機,白白浪費難得人身。

  世間萬相雖是虛妄,卻可藉之了悟因果業緣,如果不肯用心、不願觀照,就算皓首窮經,閉關修行,恐怕仍難得力。

  馬祖道一禪師認真修行,曾經整天都在蒲團打坐。南嶽懷讓禪師見狀,便撿起一塊磚頭,用力在石頭上磨了起來。打坐中的馬祖聽聞磨磚聲響,就開口問說:

  「和尚磨磚作什麼?」南嶽回答:「磨磚作鏡。」馬祖淺笑:「磨磚豈能作鏡?」南嶽回應:「磨磚不能作鏡,打坐豈能成佛!」馬祖聞言,當下大悟。

  所悟為何?修行在生活「看世間相,修清淨心」。

  身能處世,心能出世,識遍紅塵苦,始得道心堅。

  非相

  《紅樓夢.好了歌》:

  世人都曉神仙好,惟有功名忘不了!

  古今將相在何方?荒塚一堆草沒了。

  世人都曉神仙好,只有金銀忘不了!

  終朝只恨聚無多,及到多時眼閉了。

  世人都曉神仙好,只有姣妻忘不了!

  君生日日說恩情,君死又隨人去了。

  世人都曉神仙好,只有兒孫忘不了!

  痴心父母古來多,孝順兒孫誰見了?

  書中又言:「可知世上萬般,好便是了,了便是好。若不了,便不好;若要好,須是了。」「了」就是「放下」,放下就自在,自在便是「好」。

  功名、金銀、姣妻、兒孫都是一時之緣,終將散之無常。「無常」就是人生真相,看明白了,就曉得:「誠信因果莫造業,隨順因緣不執著。」

  見得「諸相」,悟得「非相」,紅塵濁濁,與我何干。

  釋「即見如來」

  「如實平等」:行佛知見,全無分別,謂之「如」;

  「本隱今顯」:去妄顯真,找回清淨,謂之「來」。

  「即見如來」有二層涵義:

  一則體悟佛意,成為真正的佛弟子;

  二則找回真心,清淨成佛。

  《金剛經》法句探索

  「知我說法如筏喻者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」

  「身在此岸是愚妄,願修清淨登彼岸;此行多遇萬重浪,佛法為舟渡迷障。」

  眾生根性各有差別,為使凡夫轉迷為悟,佛開示了三萬六千法門,企盼眾生隨順各自因緣,契入清淨自在的佛地。

  有法才能行,無法行不通。「法」是開展慧命的鎖鑰,修行人對「法」宜有三階段的漸次提升。

  「求法」:

  求得正法才能行得正路,行得正路才能邁向清淨彼岸。判別「正法」有三個簡要的標準:

  為大眾,不為個人

  即「所有一切眾生之類: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濕生、若化生,若有色、若無色,若有想、若無想、若非有想非無想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」之謂也。

  「損人利己」是不可為,也是不可能的。損人是惡因,如何得善果?又今日我損人,他日人損我,冤冤相報,糾葛難了,非但無法利己,更是誤己惡業。

  利人才能利己,種善因得善果本是自然,人人互利便是吉祥人間。是以「為大眾,不為個人」才是正法。

  修自己,不修別人

  其一、修行者不以外境動心,不論順逆喜悲,皆能明白箇中自有因緣。處順不驕慢,更知惜福;處逆無怨尤,自省精進。六祖曾言:

  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;若見他人非,自非卻是左。

  他非我不非,我非自有過;但自卻非心,打除煩惱破。

  簡而言之,真正的修行從自己開始。

  其二、修行沒有例外,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,任何境界的提升,只有靠自己去探索,就算佛也替不來的。從另個方面來說,如果遇著任何一個法門,可以無端賜人功德,或者加持就能解脫,多半不是正法!

  求智慧,不求名利

  名利有盡,智慧無窮。修行者明白名利終了,又是新一輪的糾纏;有可能利慾薰心,矇蔽了本有清淨;有可能福盡禍來,悲喜縈繞難以自持。

  只有探求解脫生死的智慧才是修行的最大意義:不被煩惱綁架,身心恆保自在,還有比這個更殊勝的人生價值嗎?

  「修法」:

  修法最要緊就是「平常心」,未得之前是平常,既得之後亦平常。高談闊論僅僅口頭功夫,好聽好說卻未必能有好成就!常言「一日修來一日功,一日不修一日空」就是強調實修才能帶來真正的利益。

  「用心生活」

  生活是道場,每一種境遇都是一門功課,唯有認真面對、積極因應、勇敢放心──用心生活,即是修行。

  「老實去做」

  修正法發好心,說好話,做好事──意、口、身保持清淨,隨順諸緣,不生妄心,再壞的遭遇都不會動搖修行的願心,再好的境界也不會生起驕慢的邪念,只管老老實實做好該做的事,就是實實在在的修行。

  「捨法」:

  「捨」不是「拋棄」,而是「不執著」。

  有「捨」才有「得」,捨去執著,得到自在。修行亦如是,安於法中,無執無妄,行住坐臥皆不離於法,不執法與非法,沒有分別與對立,自然障消業解,清淨漸現。

  《金剛經》法句探索

  「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皆從此經出。」

  《金剛經》是無量法門的成就關鍵,全經要義就是四個字:「無住生心」。

  無住:

  「無住」就是「不執著」。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,萬相生滅有因有果,所以無法執著,執著也無用。如果勉強執著,最終只得一字「苦」。

  以世間大眾來說,古今中外出了多少豪傑,別說留住嬌妻兒孫功名利祿了,就連自己的生命可曾留得!

  從發心修行來談,修行是為了恢復纖塵不染的清淨心。如果還有這麼一些些、那麼一些些,不管是好,還是不好,都是需要超越的障礙。

  從前有一位名叫金碧峰的高僧。皇帝送給他一個紫金,他就對紫金起了貪愛。由於他的禪定功夫已經到達無念的境界,只要一入定,任何人都找不到他。

  一日,他的陽壽將盡,閰羅王就派了二個小鬼來找他,可是東尋西找,就是找不到。二個小鬼就去找土地公幫忙,土地公對小鬼說:「金碧峰已經入定了,你們是沒辦法找到他的。金碧峰只愛他的紫金,如果你們找到他的紫金,輕輕彈三下,他自然就會出定。」於是二個小鬼找出紫金,輕輕彈了三下。

  當紫金一響,果然金碧峰出定了!他說:「是誰在碰我的紫金?」小鬼就說:「你的陽壽盡了,現在請你到閰王爺那裡報到。」金碧峰心想:「糟了!修行這麼久,還是不能了脫生死,都是貪愛紫金害的!」

  接著他跟小鬼商量:「臨走之前,可以讓我摸摸最愛的紫金嗎?」小鬼敬仰金碧峰的修為,就答應他的請求。金碧峰一拿到紫金,馬上把摔個粉碎,然後,雙腿一盤,又入定去了。任二個小鬼再怎麼找,也找不到他了。最後,金碧峰留贈一詩給二個不知所措的小鬼:「若要捉我金碧峰,猶如鐵鍊鎖虛空;虛空若能鎖得住,再來抓我金碧峰。」

  可知任憑修為再高再深,只要有一絲罣礙,還是要落入生死輪迴,繼續苦轉。只有放下執著,什麼都能「捨」,才有機會「得」到清淨的佛果。

  生心:

  修行者不動心,不隨外境而動心;

  修行者發大心,一心無私利大眾。

 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愛蘭花,在弘法講經之餘,花了許多工夫栽種蘭花。有一次他打算外出雲遊,臨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顧蘭花。弟子們謹遵師命,十足用心地照顧蘭花,卻在某次澆水的時候,不小心碰倒蘭花架,所有蘭花散了滿地。

  弟子們非常恐慌,打算賠罪領罰。

  金代禪師回來了,聞知此事,便召集弟子們,不但沒有責怪,反而說道︰「我種蘭花,一來是希望用來供佛,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裏環境,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。」

  金代禪師為什麼不生氣?

  因為他不執著:擁有時就珍惜,失去了就隨緣。

  金代禪師為什麼不執著?

  因為他的蘭花不是為自己而種,而是為大眾而種。

  無住生心,生心無住。此即是佛,佛即是此!

  蓮花的啟示無住生心:

  「蓮花」是清淨的象徵,原因之一就是「出淤泥而不染」。「出淤泥」就是走入生活,觀照萬相,知世間苦,解眾生難,生出自化化他,自渡渡他的無私大心;「不染」就是不執著花花萬相,悲喜得失皆無動於衷。

  「蓮花」給予大眾的啟示就是「無住生心」,如實受持者,必有花開見佛之日!

  《金剛經》法句探索

  「須陀洹名為入流;而無所入,不入色聲香味觸法,是名須陀洹。」

  「斯陀含名一往來,而實無往來,是名斯陀含。」

  「阿那含名為不來,而實無來,是故名阿那含。」

  「若阿羅漢作是念:『我得阿羅漢道』,即為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」

  佛與凡夫的距離就在迷悟一間:一念覺就是佛,一念迷即凡夫。

  障礙減一分,清淨增一分,功夫的深淺決定境界的高低。境界只是一個相,再高也不能執著,一執著就麻煩了。古大德說:「佛來斬佛,魔來殺魔」,真實的意思是提醒大眾:好境界不要管,不好的境界也不要管,只管無罣無礙,乾乾淨淨。

  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都是修行有成的境界,也是轉凡成聖的里程碑:能放下所有境界相,持續精進提升,必能成佛作祖;被好境界迷住了,心底開始動了驕慢的念頭,前功可能盡棄,甚至有入魔之憂。所以佛提示大眾要能「證果離相」,有成就很好,更重要的是保持清淨,才能精益求精,證得佛果。

  唐代悟達國師深受皇帝景仰,因而心生傲慢心,其後膝上長出人面瘡,痛苦難忍,幸蒙迦諾迦尊者調解,最終化險為夷。悟達國師深感慚愧,於是寫成《慈悲三昧水懺》,協助大眾真心悔過,消解冤業。

  人面瘡由何而生?原來悟達國師過去世為西漢的袁盎,人面瘡為晁錯。二人同朝為官卻多有不合,最後在袁盎的建議下,皇帝下令腰斬晁錯。晁錯心有不甘,累世跟著袁盎伺機報復,因為袁盎數世以來持戒謹嚴,有護法神保護,所以晁錯一直找不到報仇的機會。直至此世擔任國師,因為一念不淨,才有可趁之機。

  從這則故事可以知道業力追討避無可避,即便事經千年,仍然難逃報應。更值得警惕的是:就算累世修行,只要一念不純,就有可能招致禍患!

  有了成就猶不得著相,更何況修行功夫還不到家,更加教人擔憂:有一位修行者,只要參禪入定就會遇到一隻大蜘蛛來干擾,於是他趕緊求教師父。師父指示:如果蜘蛛再來,你就在牠的肚子上畫一個圈圈做記號,看看牠是何方的怪物!修行者聽了以後,就依照師父的指示去做,當他在蜘蛛的肚子畫了圈圈後,蜘蛛就走了,他也安然入定。待他出定一看,赫然發現那個圈圈在自己的肚子上,原來一直干擾自己的就是自己!

  《金剛經》: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」《楞嚴經》:「行人稍有執著,便失正見,即入魔途,求升反降,甚至墮入泥犁。」在在皆在提醒:

  「放下一切境界妄想,清淨才是真正修行。」

  《金剛經》法句探索

  「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,如人入暗則無所見;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,日光明照見種種色。」

  〈易經‧坤卦‧文言〉:

  「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。臣弒其君,子弒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來者漸矣,由辯之不早辯也。」

  因果不昧: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,近報己身,遠報子孫,報有遲速,應無不驗!

  布施必有福:財布施得財富,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。

  需要警醒的是:與其追求有窮之福,更應悟得如何是無盡之福!

  菩提達摩初會梁武帝。

  武帝:「朕即位以來,造寺寫經不可勝記,有何功德?」

  達摩:「並無功德。」

  武帝:「何以無功德?」

  達摩:「此但人天小果,有漏之因,如影隨形,雖有非實。」

  武帝:「如何是真功德?」

  達摩:「淨智妙圓,體自空寂,如是功德,不以世求。」

  武帝:「如何是聖諦第一義?」

  達摩:「廓然無聖。」

  達摩與梁武帝,雖是一僧一俗,皆為佛門龍象。二者一問一答,並非分別高下,而是為了教育大眾!簡單來說,放不下就有障礙,就算做好事也是一樣,如果老是計較做了些什麼、想要些什麼,從事相來說的確求得到,從根本而言可能養成了貪心妄念,最終多半不是好事。

  所以真正的功夫是要做到「淨智妙圓,體自空寂」、「廓然無聖」,也就是心裡頭乾乾淨淨,就連一點點影子也見不著。愈布施愈清淨,慢慢搬去經生累世積疊而成的重重阻隔,沒了阻隔就是一片通明,那才是真正的快意,也才是真實不虛的功德!

  住法布施,心有所執,一面受福,一面造作,如此善善惡惡,卻是無有止時。常受業緣纏擾,矇蔽自心清淨,雙眼睜睜卻看不清人生真相,可比身處暗室,跌跌撞撞,即便撞得遍體鱗傷,依舊無路可出,教人不勝唏噓,偏偏世間人多是如此!

  無住布施,一心利眾,無有施恩、受施、所施之念,一則與大眾喜樂,一則去煩惱業由,離開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恢復真誠、清淨、自在,猶如日光明照,照破遮蔽障礙,世間萬相了了分明,由是轉迷為悟,由凡入聖。

  住法布施,有福無慧,是謂「福德」,受用有時,是為有窮之福;無住布施,有福有慧,是謂「功德」,受用無盡,是為恆久之福。

  《金剛經》法句探索

  「若善男子、善女人於後末世,有『受持讀誦此經』所得功德,我若具說者;或有人聞,心則狂亂狐疑不信。」

  《金剛經》啟迪智慧,明心見性,為何佛若具說持誦功德,會教人心生狂亂,狐疑不信?佛不妄語,所言正是眾生修行難成的根本原因:

  不能信佛

  佛告訴大眾:每位眾生皆能成佛。成佛當然好,可是幾個人真能相信?

  常常見到:大眾手持清香,虔敬祝禱,所求無非「財子壽」,卻少有發心成就者;常常見到:大眾拜懺、參加法會,一臉肅穆,行禮如儀,脫下海青馬上陷入「財色名食睡」的漩渦。

  持香祝禱、拜懺誦經,是好事。可是這樣只是「敬佛」,不能算是「信佛」。為什麼?因為圖得只是佛菩薩的庇佑,未能真正立下了脫生死的大心。

  未能真信佛,所以對佛的真心真語往往打了折扣,或者聽聽就算。就算開示再殊勝的利益,恐怕也被當成天方夜譚!

  什麼是真信佛?就是跟佛菩薩學做佛菩薩!

  拜佛、求佛、念佛為得是放下一切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找回本來的清淨。再以清淨心普利眾生、廣渡有情,幫助更多大眾同樣走向清淨的坦途。

  能這樣做就是真信佛,也才能對佛所說的大利益生起發自內心的大歡喜!

  不肯老實

  人人都說成佛好,講到修行就煩惱。即便一句直接的「阿彌陀佛」,也念得三心二意,甚至初一念五句、十五念八句。想要成就卻不肯老實,於是哪邊輕鬆哪邊跑,最好大師摸頭就得渡,這是初心修行人最易犯的毛病。

  或者,修行略有小成,就妄自托大,讓初現光明的本性又蓋上更黑更厚的塵垢。即如精舍師兄常言:「求神通不簡單,修心性更不簡單。」如果心性不能提升,縱有高深神通,依舊不能真正解脫。甚至自恃神通而誤入歧途,最終前功盡棄,那就更冤了。

  發心不簡單,老實更不容易。世間多的是說佛的大眾,真正能學佛、行佛,乃至於成佛者,則是萬千難有一二。

  如何是老實?就是「依教奉行,心不掛事」。簡單來說,做佛菩薩會做的事,心裡不記掛能得到多少好處;就算真得了好處,也沒有絲毫的驕慢心。

  契入《金剛經》的智慧法海:「真誠信佛,老實修行」

  如何「真誠信佛,老實修行」?就是「心無所住」!

  宜蘭有位老菩薩隨媳婦親近雷音寺,因為年歲已高,加上不識字,所以就是持念佛號,每週六天,每天念佛十萬聲。

  一年之後,老菩薩入寺拜千佛。她不會拜,也看不懂經文,就是合掌念佛。寺院的師父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:「經書竟然自己會翻頁」。老菩薩不知道要翻頁,也不懂大家在唱什麼,可是經書在該翻的時候就自己翻過去了。不過,那次師父只是覺得很奇怪,並沒有問她。

  第二年,老菩薩又來參加千佛懺了,結果還是一樣。師父就覺得不尋常了,就請老菩薩講一講學佛的心得。老菩薩說:「學佛是什麼,我不知道。不過我知道人生就像豆腐一樣。人的生命,就跟豆腐一樣,一掉下去就『爛糊糊』(音,台語,就是稀爛),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,好好修行。」

  她又講:「人生像大水流瀑布。大水流瀑布在河流裡頭,是不是隨緣亂轉?人生就是這樣,我也是這樣。今天有福報,媳婦帶我來學佛,就好像從瀑布被撈上岸來。」

  念佛念到第三年,她就跟媳婦講說:「我要走了,要回家了。」還說:「走得時候,妳把佛堂的師兄師姐帶來,我要煮個紅豆湯圓,請大家吃。」就在老菩薩說得那一天,媳婦請來了佛堂的師兄姐來,吃完湯圓以後,老菩薩請大家一起念佛。之後,她就坐著往生了。

  讚嘆老菩薩!

  老菩薩真信佛,因為真信,才能一句佛號念到底,毫無夾雜、懷疑,漸漸化迷成悟,終而功德圓滿,往生淨土。

  老菩薩真老實,持念三年,一心不亂,即便神通乍現,甚至預知時至,仍然一本初衷,老實念佛。

  《金剛經》的智慧在「行」不在「知」,知道再多、說得再多,不去做一樣難有成就;能夠「心無所住」的如實修行,就算年老體衰、不識之無,終將智慧湧現,證得不可思議的真實功德!

  《金剛經》法句探索

  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」

  ◎德山大師的「點心」

  唐朝德山大師通達諸經,尤精《金剛經》。因俗姓周,故有「周金剛」之譽。德山大師不認同禪宗所言「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」,決定親往糾正。

  途中頗感飢餓,恰遇一位賣燒餅的老婆婆。老婆婆得知德山大師專精《金剛經》,就提出一個考題,如果大師答得出,就以燒餅供養大師;如果大師答不出,就請大師立刻離開。

  題目是:「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:『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』不知大師您是要點那一個心?」

  德山大師聽此一問,選擇無語離去,此後再不敢自詡精通《金剛經》。放下傲慢心之後,大師至誠參謁龍潭祖師,從此勇猛精進,終於大徹大悟。

  老婆婆問得當機,因為《金剛經》的智慧不在會讀、會說,而在於用之生活。

  德山大師的無語不是不懂,而是真明白。先前讀得、說得、寫得原來只是皮毛,真正的功夫就在平常啊!

  老婆婆問得是什麼?德山大師悟得是什麼?

  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「動念即乖」。

  凡事有因有果,絕非偶然,所以任憑修行再怎麼高,若有一絲絲雜念,就不對了,也不好了,因為心就不清淨了。心有染污,焉能見道!更別說行道、悟道了。

  ◎斷惡修善→心寬念純

  《華嚴經》: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、執著而不能證得。」

  修行最大的敵人就是「自己」。會喜歡、會討厭、會開心、會傷心,每個人有著不同的答案,可知好惡悲喜非由外來,而是自找的。如果能放下所有的妄想、執著,就能恢復本具的智慧德相,這也是「眾生皆是未來佛」的真義。

  多數大眾無數世以來受到了太多的染汙,要想一念盡掃塵垢並非易事。如能時時精進,漸漸提升,已是難能可貴!

  唐代詩人白居易請益鳥巢禪師:「佛法大義為何?」

  鳥巢禪師回答︰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」

  簡單來說,「斷惡修善」就是去除染汙的基本功,要想成就一定由此開始。

  何謂「惡」?只為自己即是惡。

  何謂「善」?廣利眾生即是善。

  如何「斷惡」?斷絕一切惡事,乃至不生絲毫惡念。

  如何「修善」?幫助一切眾生,終至行善而不自矜。

  「斷惡修善」就是「所行皆利益大眾,所存無善惡分別」。

  佛菩薩如何斷惡修善?

  為眾生降伏邪魔,現忿怒相,無忿怒心。

  為眾生拔苦與樂,現慈悲身,無我慢心。

  斷惡修善,念念眾生,千江有水千江月,哪裡需要哪裡去。

  隨緣圓滿,無掛無礙,心寬因為能放下,念純乃生大智慧。

  ◎三心不可得→應無所住

  過去:緣已滅,心既止。

  現在:緣方起,心難停。

  未來:緣未遇,心不生。

  聚也因緣,散也因緣。

  如何可得?執著何用?

  「三心」無非「妄念」,「不可得」就是「放下」,「放下妄念」即是道!

  放下、放下,愈說愈放不下,一切平常,就放下了。

  平常、平常,如何平如何常?該做就做,其餘隨緣。

  這就是「應無所住」,也是聖嚴法師開示:「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」。

  《金剛經》法句探索

  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

  學佛就是二件事:「學習佛菩薩」、「成為佛菩薩」。這首四句偈就是教我們做好這二件事!

  色、音、聲,六塵濁濁,隨緣生滅,都是無常的「相」。心隨相轉,染污愈重,煩惱愈多,絕非回歸清淨的正確道路!

  學習佛菩薩

  佛相的莊嚴是慈悲的示現,為的是給予修行者親近佛法的安心與信心,可說是引凡入聖的方便法。

  然而真正的莊嚴是源自清淨的自我,所以修行者如果僅僅執於外相,那就麻煩了。

  太多太多的邪魔外道也能化出莊嚴的外相,看來金光閃耀,聽來無所不能,一旦相信了、加入了,不單求道無成,肯定誤入歧途。

 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:魔王波旬想要破壞佛法,屢試不成,最後祂想到一個法子:讓魔子魔孫穿上袈裟,讓正法漸漸敗壞。《佛藏經‧淨戒品第五》也寫著:

  當來之世,惡魔變身,作沙門形,入於僧中。

  種種邪說,令多眾生,入於邪見,為說邪法。

  由今觀之,正信的佛法確實一再遭受挑戰,發心的大眾應當如何是好?很簡單,「不為相迷」!不管看到什麼、聽到什麼,都該明白一切都是「相」,合乎經典的就跟著去做,否則就敬而遠之。

  千江有水千江月,佛法無際又無邊,豈有定相可言!不為相迷,不執於相,才能真正認識佛菩薩,也才有機會向佛菩薩好好學習。

  成為佛菩薩

  修行的進程就是相信佛,跟隨佛,學習佛,成為佛。

  佛與凡夫就是一顆心的距離:覺了是佛,迷了是凡夫。覺迷之間往往就是對待「相」的真實功夫。

  過去世,歌利王有意為難,割截忍辱仙人的身體,忍辱仙人無絲毫怨恨,反而發心「將來成道,首渡歌利」。忍辱仙人即是釋迦牟尼佛,歌利王即為後來的憍陳如尊者。

  《金剛經》:「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,我於爾時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;何以故?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,若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應生嗔恨。」說得就是這樁事。

  發心渡一個人,很不簡單;發心渡一個傷害自己的人,尤其可貴!

  為什麼佛如此慈悲?為什麼佛如此堪忍?

  因為佛真實明白:所有相都是因緣,沉溺、執著是以苦為樂,唯有接受了、承擔了、放下了,完全不為外相所惑,才是真正的解脫、自在,這也是所謂的「即相離相」!

  簡單來說,「我」就是「清淨」。想要得到清淨,就要避免染污,悲是染污、喜也是染污,有了起心動念就可能受到染污。

  如何出淤泥而不染?就是不被境所迷,不被相所惑。

  如何對境不迷、對相不惑?就是「深信因果」,就是「隨順諸緣」。

  明白了因果,圓滿了緣分,每一樁事都清楚明白,就能一絲不掛,就是清淨,即見如來!

  《金剛經》法句探索

  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

  修行最根本、最重要的就是「放下」。

  放得下,是真修行;放不下,再精進都是自欺欺人。

  有所欲、有所為,不管最後是否如願,緣足了就聚,緣滅了就散,所有的結果都如夢、如幻、如泡、如影、如露、如電,都不是真實,也不會長久。

  秦始皇一統中國,自號「始皇帝」,企圖讓他的皇圖霸業綿延千秋萬世。為求長生,指派徐福跨海求靈藥。

  有一對師兄弟雲遊參學,途中經過一道水深逾膝的溪流,有一個女子煩惱無法渡河,於是師兄就揹起女子渡河,到了對岸再把女子放下。師兄若無其事地繼續參學,師弟心中惱恨師兄竟然不知規避女色,邊走邊懊惱。有二位商人躲避惡人的追殺,幸得一位老和尚掩護,才能化險為夷。二位商人感激老和尚的救命之恩,所以設宴款待老和尚,老和尚依約前來,商人才驚覺桌上竟擺著著酒、肉。二位商人臉上滿是慚愧,老和尚卻不為所動地吃完了桌上的菜餚。

  秦始皇曾是中國第一人,現在去哪了?用心計較的帝國大業真的千秋萬世了嗎?世上可有長生不老的靈藥?或者,有誰聽過萬載不朽的血肉之軀?秦始皇不願放下,可是他做得了主嗎?

  師兄幫助女子,沒有分別也不求回報,揹起、放下繼續參學,多麼自在!師弟苦守戒律,執著條條文文,結果記得愈熟綁得愈苦,師兄從未記掛女子,師弟的心裡卻還一直揹著女子。

  老和尚不簡單!如果他看到酒肉就止箸不食,就會讓肯報恩、知慚愧的二位商人蒙上揮之難去的陰影,更可能讓與會眾人對於信佛、學佛望而卻步。老和尚自在隨喜,與人方便,這是真正的修為,能到這般境界就是他放下了自我,念念皆為慈悲護眾生。

  這三件故事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:「放下是自在,不放下或放不下是苦惱。」

  ◎要放下什麼?

  放下惡。諸惡莫作,惡人終有惡事磨。

  放下善。眾善奉行,不生驕矜、貪愛。

  放下善惡。善善惡惡,無非因果,掛著掛著,久掛成礙。

  放下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。如是因,如是果,多個念頭,都是煩惱。

  ◎要如何放下?

  「做該做得,受該受得。」

  該做得就是「利益大眾」!念念大眾,念念無我,念念是善常存善念,無我布施,吉無不利。

  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受災受福,絕非偶然!謹以真誠的心念,懺悔前業,立誓不蹈覆轍;感恩享福,廣造更多福田。

  做該做得,立功。

  受該受得,消業。

本文來自牟尼精舍

牟尼精舍網站連結:https://mouniassn.pixnet.net/blog

【牟尼精舍簡介】:

  我們不接受供養、不收錢、不推銷、也不強迫修行,單純義務只求能結善緣解決您的問題;我們專解因果事件、因果問題、治因果病、…,無論婚姻、家庭、事業、家族、痼疾、學業、…等人生不順遂的問題均能請示!歡迎有醫生看到沒醫生、有神問到沒神者,人生遇中遇到的種種問題,仍不得其解的有緣人,不妨一試。

目前疫情期間暫停現場請示,目前只有網路問事:請點選

《金剛經》論述

《金剛經》論述

《金剛經》論述

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
 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

  南無阿彌陀佛

 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

 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

  南無韋馱菩薩

  南無伽藍菩薩

 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